世界上有一種人,要特別注意:
當幫助他十次百次時,他不見得會感謝。
但當有一次不幫他時,他一定會不悅、抱怨。
此時只有兩種情況:
一是他本身個性如此,不懂得感恩惜福。
一是他沒將你當朋友,不把你當一回事。
對待這種人最好的方式是 --- 遠離他!
讓他反省應自求進步別擾人...
-------------------------------------------------------
宋朝的許斐在《責井文》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年夏天,院中的水井因天氣乾旱而枯竭。
許斐很生氣,責備枯井說:『我先前只當你這好那好,
哪裡知道你居然在關鍵的時候沒水了,從今往後,
我寧可不吃飯不喝水,也不會再卑躬屈膝地向你要水了。』
罵完,便回屋裡睡覺了。
夢裡,他見到一個童子,滿面塵土,嘴唇焦乾,說:
『我是井神呀,使你鍋不生塵,衣服上不凝結污垢的,是誰呢?
使你筆硯濕潤,可以奮筆書寫,酒杯裡盛滿了酒,泛著月影,浮著花香的,又是誰呢?
長久地救助您卻沒有功勞,
一次喝不到水便結成怨恨,您為什麼如此缺少感恩之心呢?
我這就去敲開天門,請求打開泉水的閘門,滿足您沒有止境的取水要求。』
許斐從夢中驚醒,卻不見了童子,只聽到屋外響起了淅瀝的雨聲。
這則故事令人深思......
在現實生活中,『久濟亡功,一渴成怨』者不乏其人。
比如一個朋友,歷來仗義疏財,極講義氣。
有個熟人日子過得不景氣.三番五次地向他借錢,他都有求必應。
有一天,那人又來借錢,而且一張口還是一個大數目。
不巧的是,這位朋友正投資做ㄧ筆生意,
一時挪不出錢來滿足他。
結果那人說了許多陰不陰陽不陽的話,恨恨地走了,
碰上這種人就夠嗆了。
許斐的《責井文》給了我們幾點很好的警示:
一是我們要心懷感激之情,對待幫助過我們的人要言謝。
二是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在求助於別人的時候體諒別人的難處,不要動輒生恨。
三是要心胸寬闊,善待別人的無理取鬧。
------------------------------------------------------------------------------
現實生活中我常常就是那個,
幫助朋友卻總是落得一身怒火的人。
看過這篇文章之後,
我想,或許其實我應該多學習,
用更理智更豁達的態度去面對那些不合理的要求,
更得隨時提醒自己,
別讓自己有任何機會成為「久濟亡功、一渴成怨」的人,
也別成為別人心裡的負擔和不愉快,
凡事錙銖必較必定失去更多,
不懂得珍惜的人.... 當他孤立無援的時候肯定會懂....
那麼,為什麼要跟自己的心情過不去呢???
- Aug 24 Thu 2006 09:59
《責井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