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轉貼的好文章 (1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是我從刊物上摘來的一則小故事: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禪師,一天晚上散步歸來,看見小偷光顧自己的茅舍,但找不到任何財物,便脫下自己的外衣,站在門口等待小偷出來,他怕驚動了小偷。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位在非洲進行田野調查的人類學家向部落中一群小朋友提議來玩個遊戲。他把一個裝滿鮮美水果的籃子放在不遠處的一棵大樹旁邊,然後跟孩子們說,遊戲的規則就是誰能第一個跑到水果籃那裡,誰就可以獨得整籃的水果作為獎品。

當這位人類學家一聲令下宣佈比賽開始時,他看到的不是爭先恐後的往前衝的畫面,出乎意料的,呈現在眼前的景象卻令他動容,所有的小朋友是手牽手一起向大樹下的水果籃齊步跑過去的,然後大家一起坐下來圍成一圈高高興興的分享那籃鮮美的水果 !!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5 Sat 2012 22:32
  • 真相

一位醫生在接到緊急手術的電話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並用最快的速度換上手術服。當他朝手術室走來時,焦急萬分的男孩的父親失控地對他喊道:「你怎麼這麼晚才來?你難道不知道我兒子的生命正處在危險中嗎?你難道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嗎?」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朝齊高帝很自豪自己的書法才華,尚書令王僧虔的書法當時無人能比。有一天,齊高帝問王僧虔:「你和我,誰的字好?」這無疑是難題。若說皇帝的字比自己好,是違心之論;若說不如,又會使皇帝面子掛不住,惹禍上身。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那一年冬天,我們參觀過南庄大坪古道的月球石後,驅車至位於半山腰的一家旅店晚餐。此時已是黃昏,我們用餐的亭外霧茫茫的,除了身後的旅店什麼也看不見。等到餐後咖啡遞上來時,亭外大霧似已不耐久候,如流水般侵階踏梯而上,轉瞬即掩捲進亭,飄蕩在眾人杯盞與衣袖領髮之間,連眼前左右鄰座也為霧所侵襲,開始不真實起來,稍遠幾位,竟只聽得舉杯互碰之聲。

大霧如潮水般快速退去,退出亭退出草坡退出稍遠的灌木叢,退成一片漆黑的夜色,其後雲霧快速波波下降,旋踵間退成一大片淒迷的、向天邊波動而去的雲海,直到雲海為遠遠的、突地升起之一排名為仙山的魆黑山屏所擋。眾人在這魆黑的雲海與仙山前靜默緩步了一小時,除了眼睛,沒有一個鏡頭可拍下那場景。

只有一人回來寫下了詩:

夜色拉下了黑幕,晚景已添上了可愛的睡衣,輕輕地蓋在山的身上,山已露出,頭頂正在呼吸,如同海洋一樣,不知有多少深度,缺少了船隻的來往,一個老人獨自坐在山的對面,來看山──霧──的變化。

此詩除了一個標點,每個字皆吳保根大哥所寫,且是他生平第一首詩。

他是一個老芋仔,十二歲被抓伕來台,當兵四十二年,沒上過一天學,跟我習詩時錯別字多、文句不通。此詩是他在同儕潛移默化三、四年後之所得,此後他寫下了無數的詩。他為「每個人心中皆潛藏著一位詩人」,作了最佳見證。

那一年,是2005年12月,他剛滿七十歲。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者多力,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一美麗少婦投河自盡,被正在划船的白鬍子艄公救起。艄公問:「妳年紀輕輕,為何尋短?」「我結婚兩年,丈夫就拋棄我,接著孩子又病死。您說我活著有什麼意義?」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5 Tue 2012 14:16
  • 好文

風來了,竹子的枝幹被風吹彎。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監獄講課,常有機會與受刑人做直接的互動和溝通。
有一天,監獄臨時通知我,有一批受刑人因為即將出獄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僻,香火一直不旺盛。 原來的住持圓寂後,索提法師來到這裡接替做新住持。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愛護一朵玫瑰,並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還有,如何不讓自己的刺刺傷心愛的人。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小孩的心 》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天,一個年輕的大學生跟他的教授在外散步。教授很仁慈,他身邊的那年輕學生也是他的朋友。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 「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年來,幾乎所有的竹科企業我都去過了,和企業的人有所接觸後, 我才知道我過去有「知識偏執」的狀況, 但我並沒有真正認識 30 歲上下的職場工作人員。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弟擦一面鏡子,邊擦邊說:「這鏡子可真是不值錢,幾十元買了這麼一大面!」 

師父笑著說:「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去年,我有機會參與大學評鑑工作。一回,校方安排評鑑委員參觀教學現場。我悄悄從後門潛入,觀摩了兩門課程。其中的一位教授,像尊菩薩般端坐講台,俯首斂眉,從頭到尾目不斜視地念著桌上的講義,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另一位在超大型教室授課的教授,則牢牢踞坐離學生約莫十公尺遠的講台上,用麥克風隔空喊話。我分別在教室裡待了各十分鐘左右,學生睡覺的睡覺、耳語的耳語、發呆的發呆,老師處變不驚地喃喃自語,真是讓人嘆為觀止。那態勢擺明了「銀貨兩訖」,學生花錢上課,老師拿錢販售知識,至於學生有無意願求知,顯然不在教授的考慮範圍!這兩位教授據守高階座位,壁壘分明地和學生劃清界線,看來是絕不肯走下講台、向學生靠攏一步的!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稍有數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三」乘「八」等於「二十四」,這是數學上不能更動的定律。然而在聖人的哲學理念裡,三乘八可能是:

一、三八是二十四,這是常人的。

jil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